紧急调动在轨卫星,快速提供灾情影像,航天装备如何助力洞庭湖决口封堵?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增加影响,连日来,洞庭湖水位不断攀升。据水利部消息,6月17日洞庭湖水面为1100平方公里,6月30日则达到2570平方公里。7月6日,水利部召开会议,提出鉴于当前险情处置严峻形势,应完善后方支援机制,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应急动态监测。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此次洞庭湖汛情中,多型国产遥感卫星参与到抗洪抢险任务中,为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支撑。
据了解,洞庭湖大堤发生决口险情后,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为救援提供卫星图像信息,为灾害救助提供支持。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通过开展卫星综合统筹、测控资源协调和成像指令修改,迅速安排高分三号02星、高分三号03星、高分一号卫星、高分四号等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截至7月6日,已安排卫星成像5次,获取灾后数据5景,第一时间提供给部委相关单位,及时提供灾情状况信息。
其中,高分三号、高分三号B、高分三号C于近期持续拍摄的洞庭湖雷达卫星影像,以及资源1E、资源三号03卫星于近期拍摄的光学卫星影像从宏观的视角记录了汛期内洞庭湖当前汛情以及水位上升的过程。卫星影像显示,洪水前显示为大片草甸或陆地的区域,在洪水中影像里已完全淹没。多幅近期持续拍摄的卫星影像记录了洞庭湖因近期上游支流超警洪水不断涌入,湖内陆地面积持续减少,水面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
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长光卫星紧急调度“吉林一号”宽幅01A星过境岳阳华容县,对灾区进行观测;并在成像后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单位,助力抗洪救灾工作。7月6日11时10分,“吉林一号”宽幅01A星拍摄到洞庭湖决堤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此时团洲垸溃口宽度已延伸至226米,与较早前拍摄影像相比,当地被淹情况严重。
《环球时报》记者7月6日还从国内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微纳星空获悉,灾情发生后,微纳星空第一时间响应水利部号召,7月6日上午通过卫星快速成像,拍摄到了受灾地区情况,卫星影像显示,整个受灾区域直径长达12.645公里,此外,洞庭湖南边部分也出现了类似险情。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应急响应,参与灾区灾情监测、评估的卫星是微纳星空的泰景四号03星。在7月6日接到相关任务后,当天上午10时53分15秒通过泰景四号03星,采用2m条带模式,拍摄到了受灾地区情况,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影像拍摄、数据传输和图像处理工作,将卫星影像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部门,为救援行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对比此前拍摄的光学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受影响区域涉及范围较广,直径长达 12.645公里,受灾面积预估在40平方公里以上。
据了解,团洲乡位于洞庭湖北部水体的西侧,岳阳市位于洞庭湖北部水体的东侧。决口发生的位置,位于华容县团洲乡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发生时,决堤口宽度约10米,至7月5日23时,决口已扩大到100米以上。到7月6日6时16分,决口宽度约为225米。7月6日9时,决口处内外水位落差达到0.21米,长226米。随着抢险的进行,到了7月6日11时,决口处的内外水位落差降至0.1米。13时,决口处内外水位齐平,流速相对平缓,逐步具备了封堵决口的初步条件。
据央视报道,截至7日17时,决口双向封堵已完成91.5米。现场正采取水陆协同方式加快封堵。洞庭湖主堤已架起应急照明,为夜间抢险提供便利条件。
7日下午4时,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华容县举办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常务副省长张迎春介绍,预计在7月9日12时前完成封堵。
水利部减灾中心(防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徐卫红介绍称,因为在水位差比较大的时候,溃口的水位流速会比较大,在大流速的水位下,用于封堵溃口的材料就会被冲走,在水位差持平的时候,两边的水位没有太大的高差变化,水流会比较缓慢,流速很小或者流速几乎为零的状态下,用于封堵溃口的材料才不会被冲走,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徐卫红进一步介绍称,在封堵之后,还是要想办法把内部的水尽快排出去,一般有两种方式。如果水系、水网丰富,可通过自流的方式排入主河道,进入到下游。如果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通过自流的方式,水不容易排出,这个时候就需要泵站,用机排的方式把内部的水抽到外面的河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