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薅羊毛”应坚守法律底线

近日,一家小家电电商店铺——“小天鹅东山专卖店”,竟成了风口浪尖上的焦点。8月28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价格乌龙”事件,让这家仅由6人团队运营的店铺,体验了一把过山车般的刺激。20分钟内,这家仅由6人运营的小家电店铺,因价格设置失误以进货价4-5折“大甩卖”,吸引了无数夜猫子的疯狂抢购。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金额累计近4000万元,涉及商品实际价值达7000万元。“羊毛党”们迅速响应,短时间内产生了4万个订单,其中大量为一人多买的“囤货式”操作。如果店铺履行这些订单,将面临直接损失超过3000万元的巨大风险。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层面的风波,它更触及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考量。“薅羊毛”,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背后隐藏着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甚至是法律的模糊地带。

“薅羊毛”并非全然非法的概念。当商家自愿推出促销活动时,消费者通过正当途径享受优惠,这是合理利用市场规则的行为,无可厚非。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商家出现明显的价格或优惠设定失误时,“羊毛党”是否有权继续获取超出正常范围的利益?此时,“薅羊毛”行为是否会触碰法律的红线?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因为明显的错误而导致合同成立,是有权利申请撤销或修改合同条款的。这意味着,对于类似“价格乌龙”这样的情况,商家并非只能自担损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补救。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实践中,界定“重大误解”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商家证明自己的确存在明显的计算误差;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消费者的知情同意及善意原则。若消费者明知或应知商家存在重大错误仍恶意下单,这种行为则有可能构成不当得利甚至诈骗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羊毛党”群体也在不断壮大。部分UP主、博主以教授“薅羊毛”技巧作为流量密码。他们分享的各种“攻略”,虽然表面上看是在教人省钱,实则引导消费者参与一些可能违法的操作,如利用商家系统漏洞获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可能触犯法律边界。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优惠应当建立在尊重规则的基础上。在发现商家明显错误时,主动联系商家解决,而非盲目下单,方能体现诚信交易的原则。对于“羊毛党”,尤其是那些以牟利为目的,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超额利益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薅羊毛”并非一概而论的非法行为,但在特定情境下,尤其是商家出现明显错误时,过度或恶意的“薅羊毛”可能会触碰法律的底线。对于电商平台和消费者而言,共同构建健康、公正的网络购物环境,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余,每个人都应该坚守法治精神,让每一次交易都能在阳光下进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韩绍波(宜昌夷陵区)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