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贵阳城市肖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是相通的,每天写写字,活跃思维,让写作张弛有度!”8月26日,在贵阳市文联大楼一间办公室里,贵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贵阳市作家协会主席肖江虹指着桌上的书法习作,跟记者聊起文学话题。他说,眼下他正在推动“创作双工程”,即将把自己的小说《犯罪嫌疑人》改编成电影,同时写作一部反映贵阳城市变迁的长篇小说。“我在贵阳生活工作了20多年,现在才真正了解它的内在,所以至今才敢下笔去叙说……”

肖江虹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为贵阳市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屡登国内各大文学平台。在他的影响和引领下,贵阳市的文学创作花繁叶茂,许多文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贵阳市文联创新性地推出了高、中、低三级联动激励平台,推动了贵阳市的文学创作。”肖江虹说,这3个平台指的是《贵阳市优秀文艺作品奖励办法》《贵阳市甲秀文艺奖评选办法》、“贵阳作家营”签约考核、《艺文四季》杂志年度会员用稿考核,这一举措给贵阳市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气象。

采风创作活动是促进文学交流、提高创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肖江虹说,贵阳市作家协会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念,开展“走出去、手拉手”培养人才的文学活动,激发作家创作的路子。跨区域邀请省内外作家开展香格里拉文学之旅、路上风景·作家看中国等活动,陆续推出的黔东南(镇远)、黔南平塘天眼和绿色荔波、铜仁梵净山等20多个交流活动,让传帮带作用更加明显、作家的视野更为开阔、创作更有活力。

在肖江虹看来,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贵阳市作家协会近年组织有创作实力的知名作家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学讲座,在全省少数民族文学改稿班、全省青年作家培训班、全省中青年高级作家研修班、作家讲堂、山花写作训练营、“精读堂”文学讲座等活动中,贵阳作家频频现身开讲,讲座活动辐射全省8个市州。贵阳市作家协会还在人才引进方面下功夫,“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把目光投放到更为广阔的视域,这样的激励方式,激发贵阳市文学人才的茁壮成长。”肖江虹说。

贵阳市作家协会以出作品、出人才为目标,鼓励作家深入社会生活现场,在作品质量和数量上实现双突破。肖江虹展示近年来贵阳市文学创作的成绩单:贵阳作家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中国作家》《十月》《诗刊》《民族文学》等全国知名文学期刊及省级优质期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50多件,入选各类选刊、选本20多件。30多件作品获《人民文学》紫金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十月》文学奖、《作家》金短篇奖、《山花》双年奖、贵州文学(文艺)奖、贵州“金贵”文学奖等奖项。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贵阳作家在各类刊物发表作品年均100多篇,省级以上优质刊物年均20多篇。肖江虹坦言,贵阳市的文学创作犹如帆船赶海,势头正劲。

如何用文学语言展示地域人文之美?肖江虹介绍,邀请名家新秀走进贵阳市的街巷坊间、河畔社区,在历史肌理中找寻古与今的气息,用文字展示市井百相、生态时空,目的是说好“贵阳话”。“贵阳作家营”签约作家冉正万陆续推出了《图云关》《鲤鱼巷》《醒狮路》《八匹马》等10多篇地域小说,时间轴线交错之下,贵阳的历史纹理一一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深处,必然藏着一串神奇的密码,而小说功能满足这一心理期待。”肖江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