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学院探索艺术赋能新模式 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雕塑作品动起来,思政课程活起来

河北美术学院探索艺术赋能新模式 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漫步河北美术学院南区红色文化情景园,一尊尊雕像映入眼帘,这些作品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杨根思》,有缅怀先烈的《国之边垣》,有时代楷模《我为祖国守边疆·魏德友》,还有意气风发、驾驭战鹰捍卫祖国领空的飞行员作品《阔步向前》,它们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近年来,河北美术学院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铸魂育人新模式,将雕塑作品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积极组织师生创作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育人效果显著。“学校深挖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艺术教育融入思政,让小小的雕塑作品说话,释放出了大大的育人能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河北美术学院校党委书记裴红彬说。

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 深挖本土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为上好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推动专业与思政深度融合,用鲜活的艺术作品赓续红色血脉,河北美术学院以雕塑实践课为例,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训课负责人雕塑专业教师王春林介绍,本次实训立足学校驻地,深度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最后选取了三位革命烈士为典型。

三位烈士各有特征,师生创作通过不断发现和总结,把握烈士伟大的精神品格,师生们仔细分析文献和家属描述,经过多次思想碰撞和研讨打磨,最终确定了形象设计。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创新课程激活育人内在动力

与过去的实训课有所不同,这堂雕塑课并不是以理论的知识点讲授为内容,也不是拟定主题自由创作,而是一次沉浸式的实训活动,一次互动式的教学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王春林说:“我想告诉大家,时代在变,课程形式在变,但初心与使命没有变。”

多年来,河北美术学院立足艺术类专业优势,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特色开展思政教育已成为常态。雕塑专业191013班学生黄鑫炜说:“我用专业知识,靠自己的双手,用雕塑语言将纸上的人物一遍遍打磨成型,看着逐渐还原的烈士形象,更加坚定了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品格,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结合专业特点,大力推进百亩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好校内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深挖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让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加速提升育人成效。”裴红彬说。(王春林、林丁)

热门相关:终极高手   一世倾心:误惹腹黑师弟   妖魔哪里走   黄金渔村   我会一直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