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加强北极航道开发合作利在世界

美国国防部22日发布《2024年北极战略》报告,声称将扩大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准备和监视活动,理由包括北极是美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而“中俄对北极的兴趣渐浓”“气候变化加速带来新的风险”等。不出意外,报告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以及中俄在北极问题上的正常合作多有指责和歪曲解读。

北极航道,通常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线路,一般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穿极航道。其中,东北航道主要指沿着亚欧大陆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从白令海峡到挪威海;西北航道是指从白令海峡沿着北美大陆北部海岸线进入大西洋;穿极航道则指从白令海峡出发穿过北极点到达大西洋,但因北冰洋中心区域目前仍被多年累积的海冰覆盖,这条航线还主要存在于“理论上”,预计将是北极航道里最后开通和利用的线路。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世界其他地区相对更快,北极海冰融化面积越来越大。自1978年开始卫星观测以来,北冰洋上海冰覆盖面积和厚度一直都在“明显减少”,有预测说到2030年,北冰洋就可能出现第一个几乎无冰的夏天。同样是连接亚太与欧洲北美地区,穿越北冰洋的北极航道航行距离比目前常用的穿越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的航道要短得多,平均可以缩短20%—40%,因此拥有包括航行时间短、航行成本低等多重航运效益。有人测算,到2050年,北极航道就有望成为亚欧之间最高效的航线之一。另外,北极蕴藏石油、天然气、矿产、鱼类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北极潜在的可开采油气资源大约占到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的25%。北极航道的便利性和北极资源的丰富性等使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国际上对于北极开发与航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政策规划越来越多。

作为亚太国家的一员,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欧盟和北美分别是中国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北极航道的开辟将为中国与欧洲、北美的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和成本优势。2018年初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已经申明,中国作为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愿与各方携手,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等来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中远公司商船“永盛”轮就已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顺利到达欧洲。整个航程比传统上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减少了9天。相当长时间以来,中国参与北极国际合作也得到北极各国欢迎。北极理事会2013年接纳中国为正式观察员,当时美国、挪威等北极国家都支持和推动了这一议程。北极合作也一直是中俄合作的重要议题,莫斯科方面表示中国可以积极参与北极航线的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北极航线项目被称为“中俄合作最有前途”的项目之一。

不过,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俄罗斯与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矛盾给北极国际合作带来消极影响。北约及其北极圈内的成员国美国、加拿大等开始不断渲染俄罗斯在北极方向上的威胁,并对中俄在北极问题上的合作进行负面揣测和歪曲渲染。

但这没能阻挡中俄加强在北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双方推动将北极航道打造成为重要的国际运输走廊,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中俄北极合作之所以能持续推进,关键在于两国在该地区有着良好的互补性。俄罗斯在2015年和2022年两版《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中都明确了北极在俄海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俄政府近年来也明确把北极开发作为经济振兴的重要方向,重点推动北极航道建设、能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完善等。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俄方需要稳定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等,而中国在诸多方面都契合俄罗斯的需求。中国则希望积极参与和推动北极治理与合作,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与北极各国的合作。其中,北极航道建设和能源开发利用等对于中国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从长远看,开辟和建设北极航道不仅利在中俄两国,更是利在多边乃至世界。与传统上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的航线相比,北极航道具有减少拥堵、缩短航程而且较少遭受海盗威胁等优点。虽然目前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等影响,北极国际合作暂时处于低迷状态,但地缘政治冲突周期终有一天会过去,放眼未来,推动和加强与北极航道相关的各种双多边合作,有利于沿线所有国家的经贸利益乃至世界层面的经济复苏。为了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贯主张开放包容的北极国际合作,愿与所有相关国家开展航道等各领域合作,并力所能及地为此提供相关国际公共产品。(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热门相关:女配她逆袭了   调教初唐   千夫斩   傲世武皇   战国明月